江西进士看吉安,明朝初年的吉安人就是牛
更新时间:2018-12-11 11:36:03 点击次数:
《滕王阁序》中,诗人王勃赞誉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实则这更像是一个初唐时期的预言。
事实上,一向有“吴头楚尾”之称的江西,由于地理位置偏离中原的缘故,无论经济还是文化,在汉唐之前并不繁盛。
江西的发达,最初可能起源于西晋年后北方士族的“衣冠南渡”(据说至今仍有这样的家族躲藏于深山老林),隋唐之后才日渐起色,至宋明时期臻于极致,一时领天下之风搔。
据统计,自唐朝开科到清末1905年废除科举,在这一千多年中,江西出过进士一万余人,而全国的进士总数十万余人,换言之,历代进士中,有十分之一是江西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朝初年的科考中,在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中,状元胡靖、榜眼王艮、探花李贯均为江西庐陵人(今吉安),而二甲第一名吴博、第二名朱塔、第四名金幼孜(笔者先祖)也都是江西人,在前七名中,江西人竟占了6名;
而令人吃惊的是,在接下来的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中,状元曾棨、榜眼周述、探花周孟及二甲第一名杨相、第二名宋子环、第三名王训、第四名王直,前七名全被庐陵人囊括。
如此连续两科,名列前茅者均被江西尤其是庐陵人拔得,这在科考史上堪称是奇迹。
不光是科举,在“二十五史”中列传的江西人高达八百余人,其中不乏如欧阳修、王安石、文天祥等知名历史正治人物,而其他闻名天下的文学之士如陶渊明、曾巩、黄庭坚、晏殊、周必大、杨万里、姜夔、汤显祖等等,无一不是中华文苑中的灿灿明星。
从传统王朝的主流思想儒家学说来看,江西也是重镇。宋朝以后,儒学发展为理学,而其中又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支。
其中,程朱理学中的朱熹是婺源人,而且长期在江西活动,陆王心学中的陆九渊是抚州金溪人,王阳明虽是浙江余姚人,但其学脉主要在江西,并形成后来的“江右王门”。
温馨提示:尊敬的读者网友,此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其真实性请自行参考,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果此文章内容有侵权或者给您带来影响,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欢迎监督!
最新信息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不代表其真实性,若发现本站有侵权文章,请邮件至:8@qq.com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监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版权投诉 | 联系我们 | 吉度活动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