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职场故事 > 正文
01 | 小野人读书《萝卜回来了》
更新时间:2024-04-07 17:55:03  点击次数:

作者 / 方轶群 绘者 / 严个凡 适合年龄 / 3-6岁 出版 / 儿童出版社1955年(首次出版);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年(再版) 主题 / 分享;朋友 获奖 / 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 推荐指数 / ??????????

大雪天里,小兔子找到两个萝卜,它怕好朋友挨饿,就把一个萝卜留在好朋友家里,结果朋友又把萝卜留给了另一个朋友,最后萝卜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小兔子家里。

之所以把《萝卜回来了》作为计划的第一本,其实是因为,这是我3岁时候最喜欢的小故事。

当时,家里有本故事集,里边有365个故事,妈妈会每天给我讲一个 。等讲到《萝卜回来了》,我就被迷住啦。之后的每天都想再听这个故事,于是妈妈每天都再给我讲一遍。直到有一天,妈妈发现我能一字不落的背下来了 ,就换成我每天给妈妈讲一遍。后来我好像还编了一整套表演,站在床上给她边讲边演。

从此,我每天乐此不疲的讲这小故事,妈妈每天不厌其烦的听我讲看我演,从此结出了我俩心里一段珍贵的回忆。

后来,在书店碰见《萝卜回来了》的绘本,就立刻买下来。回家翻出小时候的那本故事集,书已经破破旧旧快要散架。当我把两版故事放在一起,觉得那些简单善良的好东西,一直都在啊。

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大概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故事足够简单,很适合小朋友理解。循环式的故事结构,也是很多经典童书运用的叙事结构,通过不断重复的讲述,让小朋友在一次次重复中,加深感知和情绪体验。

第二个原因,是这其中隐藏的纯真道理。长大后,我在茶道课上学习大家一起品茶时的倒茶方法。大家围坐一桌,茶泡好后,会由第一个人给第二人倒茶,然后第二个再给第三个人倒,以此类推,倒好一圈。当老师介绍了这背后蕴藏的道理,我想,这不是和《萝卜回来了》一样嘛。

你看,这个过程里:

1)每个人都要帮别人倒茶 ,没有因为谁的身份地位更高就只能被服务,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2)帮你倒茶的人,你并没有反过来帮他倒,而是继续去帮下一个人。这里表达着“善意不是一种交换”,不必因为别人帮了我,我才要反过来去帮他。善意可以是单方面的,只是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这样做,那每个人也都能收获善意。

第三个原因,是在我、妈妈和这故事的互动中,沉淀出了一份关于成长和陪伴的回忆,逐渐积累成我心里的情感体验、感受力和安全感,这也是家长和孩子共读绘本无法被“新科技”取代的原因吧。

故事第一次出版是在1955年,文字作者是我国儿童文学作家方轶群先生(1914~2007),首次出版的时候,图画绘者是中国第一代连环画画家严个凡先生(1902~1958)。

1957年,这个绘本被带去参加莱比锡的博览会,被法国画家发现了,觉得特别喜欢,就引进出版了法国版本。后来,又相继出版了德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各种国际版本。

直到现在,国内已经有了30多个版本,国外也有将近10个版本。

因为是《萝卜回来了》爱好者,所以我收集了几个版本的绘本。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903952/

贵州人民出版社: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697812/

希望出版社: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366806/

如果只选一本的话,我会比较推荐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这一版。这个版本保留了1955年首版时严个凡先生的插画作品,原汁原味,画面轻松,小动物们神态生动。

如果小朋友已经能做一些思考和表达,可以试试在故事结束后,和家长一起玩个「选择跳棋」的小游戏。不让故事简单结束,再多些思考。

大人朋友请注意,「选择跳棋」的游戏往往没有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鼓励小朋友多思考为什么这样选,还有什么可能的选择,以及每种选择会带来什么结果,在这样的讨论中,和小朋友练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温馨提示:尊敬的读者网友,此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其真实性请自行参考,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果此文章内容有侵权或者给您带来影响,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欢迎监督!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不代表其真实性,若发现本站有侵权文章,请邮件至:8@qq.com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监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版权投诉 | 联系我们 | 吉度活动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