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冠球的靠山系谣言 朴实一辈子的鲁冠球走了
更新时间:2017-11-02 10:22:45 点击次数:
乡镇企业的磨难与真知
鲁冠球一直以万向是乡镇企业而自豪。
在中国的乡镇企业中,万向实现首个个人风险承包、首个上市、首个获中国工业大奖、首个收购国外上市公司……
其实,戴着“乡镇企业”的帽子,路并不好走:
在“只讲计划”的年代,没有钱,冬天去信用社借,别人在内屋烤火,他在外屋坐两小时冷板凳也没借成;没有材料和燃料,他骑自行车过江去杭州城,从国有企业捡废料和煤渣……
有些门槛,能靠技巧化解:进不了全国订货会,他在场外摆地摊,照样刮起“鲁旋风”;没资格看文件,他用人托人、国营对国营的名义把400条考核标准“弄”到手,逐一整改,高分成为全国“唯三”的国家万向节定点工厂。
有些时候,只能依靠等待。启动股份制改造,4年后同意试点;申请上市,等了7年;成立财务公司,申报了9年……
“我不怕苦,最怕的是不被承认。”鲁冠球说。但他认准一点:“质量面前人人平等。”
1980年,他从全国回收3万多套次品,员工一人一袋,背去废品收购站。企业一年利润泡汤,大家心痛流泪,但质量意识从此深植。
地处钱塘江边,万向注册的商标叫“钱潮”。有人告诉他,这两个字的拼音首字母“QC”,正好是“质量控制”的英文缩写。从此每个万向节都印上“QC”标志,象征“质量就是生命”。
1984年,拥有世界上最多万向节专利的美国舍勒公司代表在广交会上“相中”万向,要到厂里考察。那时钱塘江边还树着“外国人止步”的牌子。市.(委)带领当即拍板,过江手续当天办妥。
温馨提示:尊敬的读者网友,此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其真实性请自行参考,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果此文章内容有侵权或者给您带来影响,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欢迎监督!
最新信息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不代表其真实性,若发现本站有侵权文章,请邮件至:8@qq.com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监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版权投诉 | 联系我们 | 吉度活动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