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奇闻 > 正文
为什么说刘丹:他们的目标不是北大
更新时间:2018-04-09 09:59:00  点击次数:

 500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自杀的新闻,尚未尘埃落定。北京大学高岩的自杀事件,接着推波助澜。

在此,我没有为王攀,以及沈阳等事件中的教师代表作开脱的意思。但我想理性的来分析一下此波舆情的来龙去脉。并希望通过这样的分析,来帮助大家从另外一个角度,从更深的层次来认识此次舆情。

首先,此次舆情爆发的时机。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的自杀事件,发生在3月末。距离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杨宝德自杀事件,仅仅过了3个月。而距北京大学高岩自杀事件,已经过了20年。如果说,陶崇园与杨宝德的自杀事件,因时间间隔较短,且性质相近,具有天然的关联。那么,20年的旧事被突然重提,却来得有些蹊跷。

其次,旧事重提的主体。本次北大高岩事件的爆发,不是来自当事人的家属,而是来自一些自称逝者同学的海外人士。注意,这些人是海外人士,而且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海外人士。

再次,他们旧事重提的方式。他们没有向事件当事人所在的单位,或者所在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诉求,然后诉诸媒体。相反,他们率先诉诸媒体,制造舆论,然而待舆情汹涌之际,再向事件当事人所在的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施压。

那么,他们在此时间节点,旧事重提,是要实现什么样的诉求呢?是仅仅针对事件当事人沈阳,讨一个说法?从事态的发展来看,他们的目标不止于此。他们是想向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讨一个说法?从最新的舆情来看,他们的目标,也不止于此。那么,他们究竟想干什么?他们是想借此次事件,向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要一个说法!

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之后,我们发现所有的环节都能够对应上了。我为北大有这样为正义孜孜以求的毕业生感到自豪,也为北大有这样挟洋自重的毕业生感到悲哀。当然,他们是值得自豪还是悲哀,应该问一问他们自己。

最该问一问自己的还有北大,以及以北大为代表的中国高校。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脆弱的?走狗的?还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记得20天前,在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长陈宝生,铿锵有力的谈到了师道尊严,谈到了振兴社会主义教育的话题。让人听后,倍感振奋。然而,最近这一波关于师德的舆情,却无疑当头泼了教育部一盆冷水。

由此观之,重振师道尊严,重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任重道远。(作者:刘丹)

温馨提示:尊敬的读者网友,此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其真实性请自行参考,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果此文章内容有侵权或者给您带来影响,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欢迎监督!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不代表其真实性,若发现本站有侵权文章,请邮件至:8@qq.com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监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版权投诉 | 联系我们 | 吉度活动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