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奇闻 > 正文
车匪路霸90年代大下岗后遗症,时代科普
更新时间:2018-04-18 10:10:09  点击次数:

  车匪路霸的祖先

  “车匪路霸”并非横空出世,是有其祖先的。

  他们的行径,实际就是土匪作为,也就是《水浒传》里说的“剪径”,拦路抢劫,谋财害命,在承平时期,是个治安问题,但又远不止于此。

  土匪主要分布在“长期贫困和周期性地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以及传统经济模式已经崩溃,当农事不再可为,其他生计也缺乏”的地区;那些地区远离正治中心,或是国家、省、县(市)的边缘地带。贫穷,是土匪长期存在的潜在原因,饥饿又是通向不法之途的强大动力。(引自《民国时期的土匪》[英]贝思飞著)

  但历史学者吴思观察到,匪与人之间会产生身份切换,由此他提出五个推想:

  1、匪变人,也就是土匪在自己势力范围内征收定额保护费,然后提供“公共服务”,跟人府一般;

  2、人变匪,在民国时期实行防区制的四川,防区的军阀为了扩充实力,征收苛捐杂税,涸泽而渔,“有些地方预征田赋已到民国100多年。”行径与土匪无异;

  3、匪变民,土匪肆掠,能抢到的东西越来越少,单个土匪的抢劫收益逐渐下降,到临界点,土匪觉得做农民收益更大;

  4、民变匪,是与匪变民方向相反的推想,做土匪的收益超过做农民;

  5、变法改制,为了追求血酬长期化,土匪愿意建立保护掠夺对象的秩序。

  关于第一推想“匪变人”,例证就是四川广汉的土匪“鉴于普遍造成无人耕田和人口减少现象,会断了他们以后的饭碗,于是用抽保险费代替普遍抢劫……这样一来,有些乡镇农民又部分地开始从事生产,逃亡开始减少,匪徒们坐享其成。”

温馨提示:尊敬的读者网友,此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其真实性请自行参考,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果此文章内容有侵权或者给您带来影响,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欢迎监督!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不代表其真实性,若发现本站有侵权文章,请邮件至:8@qq.com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监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版权投诉 | 联系我们 | 吉度活动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