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制作出一款技术或者性能没有那么好的芯片,就占据不了市场,自然也无法迭代。
“英伟达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因为它的芯片,还因为它们在软件框架和工具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依图科技的人工智能研究员吴双说:“现在英伟达的市场地位相当不错。”依图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图像识别创业公司,已经筹集了超过2亿美元的资金。
不过,华为拥有庞大的研发资源,在开拓新业务方面也保持着良好的记录。这家公司已经超越了许多全球电信设备和智能手机的竞争对手,最初是提供更便宜的替代品,后来加强技术在价值链上攀升。
在华为的18万名员工中,有超过8万人参与研发。华为在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俄罗斯和印度都设有研究中心。去年,华为在研发上花费了130多亿美元。



欧盟最新发布的《2017欧盟产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华为研发投入排在全球第六
光荣的业绩与略显尴尬的美国境遇
尽管取代英伟达的可能性不大,但华为以前也曾对其他大型美国技术供应商构成挑战。华为曾在几乎所有的华为手机中使用高通的芯片。然而,在过去的七年中,它通过开发自己的移动芯片,同时积累了越来越多与无线技术相关的重要专利,将自己变成了高通的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华为去年发布的旗舰智能手机,就搭载了自己的芯片组,其中具备AI能力。
为数据中心开发新的AI芯片是一项艰苦的战役,跟英伟达一样,除了单纯造芯之外,更重要的是构建庞大的软硬件和开发者生态系统,目前华为在消费者端已经开始走出第一步去“练兵”。
这支先头部队就是HiAI。

HiAI包括“芯-端-云”三层,芯片层包括NPU的加速、丰富的算子和芯片级的安全保护;端层包括端侧的全场景用户感知和交互体验,赋予APP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的能力。云层则是通过华为移动服务(HMS)、AppGallery等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使用。
这是华为以NPU为基础,在移动端构建生态圈的一次尝试,现在这个生态圈上已经聚集了45万开发者,可以看做是微型的“达芬奇项目”。
与光荣业绩并存的是华为在美国市场的境遇。
在美国,华为推广人工智能技术的雄心可能面临着最大的阻力。2012年,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报告,指责华为和中兴可能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威胁。其结果导致华为的电信部门实际上被禁止进入美国。
华为的手机业务在本年早些时候也遇到了类似的障碍。华为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达成协议在美国销售华为智能手机,但由于立法者的反对,该协议在最后时刻破裂。
数据中心之争仍在初期,最终鹿死谁手?
本年,“中兴事件”给国内企业敲响了警钟,华为的造芯计划在这个时间节点显得愈发必要,也成为整个中国产业发展的关键。
市场观察家TheLinleyGroup的首席分析师LinleyGwennap在Linley处理器大会发表专题演讲之前接受《EETimes》的访问时表示,目前芯片产业竞争态势显示机器学习芯片的许多举动正开始转向低功耗的客户端,然而,在高性能的数据中心芯片之间,竞争仍处于初期阶段。
Gwennap说:“Arm已经主宰了CPU的IP领域,也接管了GPU,但AI引擎为核心芯片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让其他公司也能取得一个好的开始。”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