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新闻 > 正文
孙宏斌背后的人是谁 为什么孙宏斌会被贾跃亭忽悠
更新时间:2018-04-23 14:56:40  点击次数:

  凭借这样的方式,融创的土地储备已成功跃升至行业前三,仅收购万达13个文旅项目,融创就收获了5897万平土地。孙宏斌在2017年中期业绩会上表示,“即使什么都不做,每年5000亿元的销售额我们也够卖6年。”

  除了快速积累大量土地储备,并购的成本也低于传统拿地方式。事实上,融创目前高达2.18亿平米的总土地储备中,有约50%是来自并购,平均土地成本仅4728元/平方米,融创的成本压力也因此大大减轻。

  如今,手握大量“物美价廉”土地储备的融创,拥有资本放缓拿地节奏,减少买地的支出,从而实现孙宏斌“控制风险”“保证公司绝对安全”的目标:“这个行业最大的风险就是不要买太贵的地。下一步,我们不买地了,账上就会积累很多资金。因此,只要控制买地节奏,就很控制风险了。” 2017年下半年在土地市场上基本已经看不到融创的身影。

  事实上,这样的模式确实“解放”了融创的现金流。截至2017年12月31日,融创拥有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967.2亿,同比增长38.5%,营运资金充裕。

  不过,对于融创来说,现金流不光是通过“节流”,更重要的是实现“开源”。汪孟德曾指出融创主要的现金来源是销售,“流动性的关键是买对地,只要地买对了,产品好,销售是水到渠成的事”。

  事实上,融创凭借对市场的把握与洞悉、优质高端产品积累起大量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打造了融创一直以来高周转的运作模式,这使融创的战略优势得以充分释放,造就了融创“7-8年来一直保持销售的增长,在每个阶段都有现金出来,很充裕。”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融创的并购拿地模式带来了更大的高周转优势。汪孟德表示,收并购的土地周转快,占用资金少,资金使用效率高,能够快速产生销售回款。

  有分析指出,而纵观融创一系列收购项目,共同的特点是项目当期就可销售,这意味着融创可保持较强大的现金流,并极大程度地缓解自身开发资金压力。

 高效的执行

温馨提示:尊敬的读者网友,此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其真实性请自行参考,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果此文章内容有侵权或者给您带来影响,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欢迎监督!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不代表其真实性,若发现本站有侵权文章,请邮件至:8@qq.com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监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版权投诉 | 联系我们 | 吉度活动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