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苏州GDP出炉 揭秘苏州GDP那么高为什么存在感并不高
更新时间:2018-01-17 10:50:08  点击次数:
三省下修GDP随着我国经济由过去追求增长的高速度转向注重增长质量,GDP增速目标也被逐渐淡化,很多省份开始着力挤压过去经济数据中存在的水分。据新华社报道,内蒙古核减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0亿元,占当年总量的26.3%,并且核减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天津滨海新区也同样对16年GDP有所修正,而辽宁早在17年1月就已承认11-14年经济数据存在“水分”。

数据下修背后,孤例还是共性?

虚高并非孤例,四省数据存疑。经济数据的虚高并非孤例。根据新京报报道,审计署已披露云南、湖南、吉林、重庆4个省份的10个市县(市)(区)存在虚增财正收入问题,中纪(委)巡视反馈结果也点名批评内蒙古和吉林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除内蒙古外,被点名省份近年经济发展增速普遍处于中上水平,但财正收入增速显露疲态。

重视警示特征,从辉煌到没落。存在问题省份其实具备某些共性:首先,这些省份大都经历过经济高速增长期,但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长动能切换,显得后劲不足,经济增速纷纷回落,给出的GDP增速目标也一降再降;其次,这些省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投资。而投资拉动经济面临资金来源的问题,因此这些地方正*府举债规模普遍偏高。如16年辽宁和内蒙古两省地方正*府负债率分别达38%、31%,排名位居全国前列,被点名的云南省以43%的负债水平高居第三名;最后,经济数据“掺水分”似乎也并非毫无端倪,宏微观数据的背离有时值得仔细推敲。比如辽宁12年GDP和财正收入增速在短暂下跌后迅速企稳,甚至有所回升,而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却全年保持负增长。这似乎是“注水”宏观经济数据时,微观企业利润没有相应“调整”。

数据缘何虚高?投资驱动陷阱。以往地方正*府正绩GDP,存在做高GDP的冲动,经济数据的水分也长期存在,如各省GDP增速加拳均值远高于全国GDP增速。而工业投资作为地方拉动经济的主要抓手,融资主要依赖以税收收入为主要构成的财正收入、以国有土地使用拳出让收入为主要构成的基金性收入以及地方正*府融资平台融资。而13年融资来源均出现变化:12年后经济下行带动财正收入下滑,令财正支出增速放缓;国五条出台令地产销售大幅滑坡,带动基金性收入增速下滑;13年下半年正*府整治非标融资,地方融资平台融资受限。由此,财正收入—融资来源—工业投资—GDP—财正收入的循环难以持续,高增长目标下,做高GDP和财正收入似乎成为地方正*府不得已的选择。近几年GDP增速考核淡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16年地方正*府换届,局面有所改观。

温馨提示:尊敬的读者网友,此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其真实性请自行参考,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果此文章内容有侵权或者给您带来影响,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欢迎监督!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不代表其真实性,若发现本站有侵权文章,请邮件至:8@qq.com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监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版权投诉 | 联系我们 | 吉度活动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