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炒得火热的人工智能如今到底都落地了些什么
更新时间:2018-11-19 11:08:41 点击次数:
既然人工智能这么热门,又能为资本市场讲个好故事,那么它自然就成为众多企业竞逐的对象。但限于各个企业的实力不同、对人工智能理解的差异等,也造成了人工智能领域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情况。甚至原本高大上的人工智能领域,还混入了众多“贴牌军”!
比如众多教育公司就纷纷打出“AI+教育”的旗号,试图证明自己跟得上潮流。但事实上,目前的“AI+教育”含有太多水分。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数据与算法模型,不过目前绝大多数教育公司在算法模型上并没有领先之处,且数据也没有达到让人工智能进行学习的规模。
对此,阿里前CEO卫哲曾提到,90%以上的公司是“伪”人工智能,教育行业的“AI+”也有很大水分。而桃李资本合伙人姚玉飞也毫不客气地“开炮”:现在的“AI+教育”产品很多都还不成熟,但一些公司旗下的产品只要涉及一些类似于测评或者识别的功能,就敢直接号称自己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可惜的是,很多教育公司明知道“AI+教育”事不可为,偏偏还硬着头皮上马。就在10月底,新东方AI研究院N-Brain联盟发起暨新品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等,在发布会现场向与会者介绍了新东方未来在“教育+AI”领域的产业布局。
但俞敏洪在近日发表的一个演讲中提到,“因为没有对传统思路的探讨,AI怎么应用到教育上是一个头疼的问题”。俞敏洪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让AI在教育领域落地,还为何着急火燎地推出“AI+教育”产品?或许,这与新东方2019财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下滑22%,股票应声大跌16%有直接关系吧。
类似“AI+教育”的“贴牌军”,其实数见不鲜。就像此前出现的“共享马扎”,完全就是蹭共享经济的热度去博眼球而已,早就偏离了正轨。这些“贴牌军”的存在,实际上是在搅乱人工智能
温馨提示:尊敬的读者网友,此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其真实性请自行参考,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果此文章内容有侵权或者给您带来影响,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欢迎监督!
最新信息
热门新闻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不代表其真实性,若发现本站有侵权文章,请邮件至:8@qq.com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监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版权投诉 | 联系我们 | 吉度活动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