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GDP造假省份有哪些 为何几省份主动自曝GDP“注水”?
更新时间:2018-01-15 14:40:37  点击次数:

 近期,内蒙天津先后“自曝家丑”,主动给自己的GDP“挤水分”,河南、山东、海南等全国多个省份也淡化了GDP增速目标,提出要甩掉“GDP增速包袱”。

为什么这些地区要主动给GDP挤水分?微信公号“侠客岛”1月15日发文称,“数字出人,人出数字”的诱人太大,以及对弄虚作的处罚不严构成了地方数据造假的冲动。

然而,统计数据造假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其实对地方的财正影响很大。地方公共预算收入高估,中央转移支付就会减少,用于当地的财正支出也减少。自从去年开始,中央对地方正*府的债务已经明确开始严控,在此背景下,挤水分、期待中央财正的转移支付,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以下是文章全文:

最近,几个省份正在主动给自己的GDP“挤水分”。

先是内蒙,核减了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之后是天津,将2017年预期的1万亿GDP直接挤掉1/3,调整为6654亿元(观察者网注:此处是指天津滨海新区的GDP,并非天津全市的GDP)。

很有意思。除了讨论下一个“自曝家丑”的会是谁,大家更关注的问题显然是:为什么这些地区要主动给GDP挤水分?

现象

温馨提示:尊敬的读者网友,此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其真实性请自行参考,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果此文章内容有侵权或者给您带来影响,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欢迎监督!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不代表其真实性,若发现本站有侵权文章,请邮件至:8@qq.com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监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版权投诉 | 联系我们 | 吉度活动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