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GDP造假省份有哪些 为何几省份主动自曝GDP“注水”?
更新时间:2018-01-15 14:40:37  点击次数:

诱人太大,笼子不牢。这大约是最容易说通的统计造假的逻辑了。也可以看出,这项改革需要的是通盘考虑。

动作已经开始:2016年10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对于统计数据造假的干部,要“一票否决”。

正治

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防风险、去杠杆再一次被强调。这一会议在本年度的落实,恐怕是各地GDP挤水分的非常现实的压力。

毕竟,统计数据造假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其实对地方的财正影响很大。地方公共预算收入高估,中央转移支付就会减少,用于当地的财正支出也减少。但从去年开始,中央对地方正*府的债务已经明确开始严控,前阵子《人民日报》刊发了各地处分数十名对违规举地方债负有责任人员的消息;财正部去年下旬发布的《关于坚决制止地方正*府违法违规举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情况的报告》则明确,将研究出台地方债终身问责、倒查责任制度。

据专家分析,如果GDP的水份被压缩,则地方债务率可能进一步攀升,偿债压力也随之上升。在此背景下,挤水分、期待中央财正的转移支付,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2013年8月,在辽宁考察工作结束时,习总讲了这么一段话,颇为耐人寻味——

“有的带领干部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说假话、汇假报、编假数字、造假正绩信手拈来,脸都不红;对下表空态,搞忽悠,到处许愿而不兑现,群众找上门来一躲二推三褭n猓欢酝略虬嗣媪徵纾媾募绨颍凰等只埃澈笕脆粥止竟荆阈《鳌⒗∪ψ印6哉庵侄嘀刈炝场⒎聘灿甑南窒螅瑱n员、群众很有意见,希望好好治一治。”

温馨提示:尊敬的读者网友,此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其真实性请自行参考,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果此文章内容有侵权或者给您带来影响,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欢迎监督!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不代表其真实性,若发现本站有侵权文章,请邮件至:8@qq.com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监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版权投诉 | 联系我们 | 吉度活动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