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天地 > 正文
用逼奖励高考儿子 母亲陪读儿子争气上清华(图)
更新时间:2018-10-31 11:48:31  点击次数:

  这座小城的人口密集程度也呈同心圆向外扩散,越靠近学校,人口越密集,离得越远,越荒凉。在一些小区的售楼处,都用红色的大字打出“学府”“名校”的名号。

  高二学生家长郑楠告诉记者,她早在三年前就考虑在临川买房,当时儿子还在家乡读小学,家乡宜黄与临川同属于抚州市。

  她打算,等儿子读完后,还可以把房子租给其他陪读家长。但丈夫没有同意,这个计划搁浅了。两年后,儿子顺利入学临川一中,“本来一套房子30多万元,两年的时间就多了10万元”。

  “我们那个县(市),乡下的人来县(市)城陪读,为了孩子把田都荒废了,到县(市)里面来买房子。县(市)里面的人就到市里买房,市里的人就到省城,每个地方都一样。”郑楠说。

  “高考第一是状元,采访、上报、挂横幅,第二即使只差两分也不会有人记住”

  送小林来临川读高中,是张英夫妇在孩子上初中时就设计好的路。为此,他们拒绝了留在原籍读书2万元的物质奖励。

  在学校王安石塑像前的广场上,几张大红色的“喜报”栏从去年立到本年,上面列出2016年每一位考上清华北大学生的名字,以及考上外省重点院校的学生名单。

  校长王昱不喜欢把自己的学校和衡水中学这类“超级中学”比较,他认为这是“片面地看到我们高考成绩好”,他更喜欢和记者谈论学校这几年大力举办的文体特色活动。

用逼奖励高考儿子 母亲陪读儿子争气上清华(图)

  学校附近的小广告

  “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肯定是不合适的,”校长王昱说,“不过有升学率是一所学校的荣耀,真不是犯罪。一个学校如果连升学都管不好,它绝对谈不上素质教育。”

  这座小城,曾走出汤显祖、曾巩等历史名人,不过家长更津津乐道于一串数字:2016年,江西省理科状元出自临川一中,38名学生进入清华北大,而清华北大在江西省招生的名额仅有166个。每年高考成绩出来,这个数字都会被地方媒体大肆报道。

  这场逆袭以2002年为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临川一中只是一所地方高中,四五千名学生以当地生源为主。2002年,抚州市成立了临川教育集团,将临川一中、临川二中和抚州一中三所学校纳入集团进行统一管理。据当时媒体报道,集团刚成立时,正*府鼓励这几所中学面向全国招生,还成立专门的宣讲团四处扩大影响。2004年,12名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随着名气的扩大,短短5年,包括复读生在内,临川一中已有11000人。

  2016年考入清华大学的熊峰回忆,在他中考那年,县(市)里前10名,都会接到临川一中打来的电话,提供免学费免房租的优惠正策。

  在过去几年的临川一中,这些外地的优等生源往往会构成“喜报”上的主力军,在校长办公室里,一面墙壁的正中悬挂着一副牌匾——“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

  “临川一中都是看清华北大,不看一本二本。不是说每个人都为了考清华北大,可每年都有好消息出来,人家就会说,这个学校真的很好。”一位陪读家长告诉记者。

  招租也打着类似的名号。有的专门将“状元楼出租”几个字放大,在括号中写着“如果考上状元,租用费用全免”。有一户人家,在阳台的防盗窗上挂上一条巨大的红色横幅,庆祝租在这家的小孩考上了北大。

  张英租住的楼房,就是2008年新校区搬迁时,当地农民建造的。房东小王说,“学校开始造,我们也开始造”。还没修好门前的水泥路,就已经有家长过来住,这几年租户从未中断过。“我们希望学生考得好,这样就有更多人来住。”

  这里流传着许多故事,有的人在这里待了八年十年,只为了把3个孩子都送去大学;有的人辞了年薪几十万的工作,陪孩子最后一年;两位来自别处小县(市)城的学校老师,在高三那年,母亲请假一年来这里陪孩子读书,父亲留在家乡的学校为妻子代了一年课。在很多人眼里,全家再大的事大不过高考。

  高考665分,被清华大学工程医学与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录取,18岁的吕钟大苏没有想象中的喜悦,反而看上去心事重重。7月23日,记者在忻州市忻州一中见到了他和他的母亲赵福梅。位于学校男生宿舍楼五层的一间,就是母子俩临时的家。赵福梅撩起纱帘,招呼人进屋。站在一旁的吕钟大苏,身形消瘦。一米六七的小伙,体重还不到五十公斤。

  母亲陪读当宿管

  吕钟大苏是忻州市定襄县(市)受禄乡三家村人,初中以前,二三百人的村庄几乎就是他的整个世界。父亲吕建平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侍弄着家里的三四亩地,常年下来,落下腰腿疼的毛病。农闲时,就在村里打工,能挣钱就不怕苦,逮着活就干。

  这几年,吕建平的身体越来越差,腿疼得厉害。他不敢再出去打工,除了种地,就在家照顾吕钟大苏的姥姥。知道儿子考上清华,他大多数时候也只是沉默不语。母亲赵福梅偶尔会下地,但更多时候,她要照顾钟大苏姐弟俩的生活。庄稼人靠天吃饭,一年下来,把粮食全卖了,吕家的毛收入也不过五六千元。

温馨提示:尊敬的读者网友,此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其真实性请自行参考,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果此文章内容有侵权或者给您带来影响,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欢迎监督!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不代表其真实性,若发现本站有侵权文章,请邮件至:8@qq.com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监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版权投诉 | 联系我们 | 吉度活动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