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景不长。升入初中后,濮方和许多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一样,总喜欢和父母对着干。有一天,濮方和同学玩到很晚才回家,濮存昕发完火后让女儿赶紧睡觉。不料,濮方竟坐在客厅里默不作声地看起了电视,嘴里还忿忿地嘟囔道:“真讨厌!”濮存昕不由火冒三丈甩给女儿一个耳光:“不准对大人没礼貌!”
这是濮方有生以来第一次挨爸爸打,她摸着脸颊(委)屈地哭了。第二天,濮存昕坐在赶往河北片场的车上,想起女儿红肿的脸感到心疼不已。中午趁剧组休息,他赶紧往家里打电话,不料,任妈妈怎么哄濮方就是不接爸爸的电话。
更可怕的是,父女俩的感情仿佛从此有了裂痕。细心的濮存昕注意到,濮方和同学说话时嘴角是上扬的,一旦回到家里女儿的脸就会耷拉下来。后来因为濮方放学后经常不按时回家,濮存昕又让妻子责备过她几次,但都收效甚微。总不能老对孩子实施“武力”吧?两口子一筹莫展。
濮存昕开始反思,他和妻子为什么害怕女儿不按时回家呢?因为上小学期间孩子一直由家长接送,读初中以后,她突然间可以晚回家了,他和妻子都不适应。事实上经过一番“调查走访”,他发现女儿放学后往往是和女同学一起逛街,并没有做什么错事。这时濮存昕才意识到,孩子大了不由爹娘,严加看管只会让她感到不快乐。
想通了这个问题,濮存昕心里豁然开朗。此后,他和妻子干脆以“开放式教育”代替以往的严苛。在把握好大方向的前提下,两人不再管女儿细枝末节的东西。在赢得了尊重和一定的自由后,濮方和父母在一起时也有了欢声笑语。
1998年,濮方提出想去美国留学,接触多元文化。尽管濮存昕夫妻俩都很舍不得女儿,但还是尊重了孩子的选择。临行前,他送给濮方一本《诫子书》及三句话:“一定要健康;一定要自食其力;一定要懂得感恩。”
来到美国后,濮方谨记父亲的叮嘱,做人做事都很低调,课余时间还到中餐馆刷盘子、到车行洗车赚钱。尽管濮方并不缺钱,但她很愿意积累些打工经验磨砺和提高自己。
与女儿的成长同步的还有濮存昕的事业。2000年,卫生部聘请他为“艾滋病义务宣传员”。当时,不少好心人劝他:“你这是在往火坑里跳,万一被感染了怎么办?”于是濮存昕想听听女儿的意见。
接到父亲的电话后,濮方淡然地说:“就这事啊,在美国很正常。上个星期,我在这边也加入了反毒品宣传的公益组.织呢!”没想到女儿才出国一年,就有了如此高的觉悟,濮存昕深受感动,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携手女儿做慈善,建立浓浓“战友情”
离开祖国和父母后,濮方才深切地体会到父母家人的好。拿到打工赚到的第一笔钱后,她分别给爷爷、奶奶和父母买了一份小礼物寄回北京。这份漂洋过海的孝心,令一大家人无比欣慰。
2003年7月31日是濮存昕50岁生日,当天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濮方以她的相册为素材,特意制作了一部“微电影”在网上传给爸爸。在“影片”结尾处,濮存昕还看到一行温暖的文字:当身在异国他乡,我才感觉到家庭的温暖,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当晚,不太会打字的濮存昕生疏地敲击着键盘,给女儿发出了他人生中第一条微博私信:“你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在我今后的岁月里,你的一切都是我生命的支点。在你面前我不老,永远是你的朋友!”看着这些直击心灵的文字,想到曾经将自己扛在肩膀上玩的父亲,不知不觉间已是年过五旬的老人,濮方潸然泪下。从此,父女俩就开始通过互联网传递关爱。
2008年暑假,回国探亲的濮方忐忑地告诉父母,她恋爱了。濮存昕在惊讶之余,心平气和地说:“你独身在国外,能有个男孩子爱你、照顾你,我们很感动。不过,要保护好自己,不然我们怎么能放心?”一席温暖的话语,听得濮方眼眶湿润。
转眼间暑假结束,女儿要离开了。临行前,濮存昕在她的行囊里放了一盒避孕套。濮方被父亲的举动惊得目瞪口呆。濮存昕严肃地说:“爸爸没有别的意思。你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带上。”一瞬间,濮方懂得了父亲那无声的父爱。她搂住濮存昕的脖子羞答答地说:“爸爸,你就是我的‘情人’,你给我的爱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
2009年,濮方学成归国,考虑到自己对国内的情况不够了解,她便应聘到北京一家公司工作,边干边学习。由于工作能力突出,半年后她就被提升为部门经理,薪水十分丰厚。但令人惊讶的是,不久濮方却选择了辞职,并宣布她要开一家公司全力做慈善。理由很简单:她想像父亲那样为公益事业奉献自己。那份因帮助别人产生的幸福感,是赚多少钱都无法体验到的!
2009年底,濮方成立了北京悦宁文化传播公司,并担任总裁。该公司主要致力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的组.织和倡导。
申办公司、租办公楼、跑项目、招员工……濮方一个人办妥了所有事。其间虽遇到不少困难,但她都一一克服了,从未求助过濮存昕。因为她不想让别人嘲笑自己是靠拼爹取胜的“星二代”,她只想继承父亲的公益心,做个对社会有益的“善二代”。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