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新闻 > 正文
“核心隐私权限”套路:买个票还要看我相册
更新时间:2018-01-18 14:27:00  点击次数:
安卓手机app对核心隐私拳限的获取情况有所降低。特别是读取手机号码、读取彩信两个拳限大幅度下降,下半年测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0.9%和0.8%。此外,安卓应用在下半年越界获取用户隐私拳限的比例也有明显下降,从25.3%降至9%。

 

 

ios系统也并没有因为相对封闭设计可以摆脱隐私泄露问题。

 

《报告》显示,2017下半年iOS应用获取的用户手机隐私拳限比例相较于第一季度有所上升,达到81.9%,提高了12.6%个百分点。其中,通讯社区、影音娱乐类APP为100%获取手机隐私拳限,此外,常用工具、图像美化、投资理财类的软件获取比例也有所上升,均达到90%以上。

 

 

隐私泄露会有什么麻烦呢?

接不完的广告推销,占满了信箱的垃圾短信,时不时跳出来的恶意网站,这些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

从腾讯手机管家提供的诈骗短信举报数量来看,2017年第一季度诈骗短信数量最多,随后几个季度有所下降,但由于数据基数高,第四季度诈骗短信数量仍维持在百万以上。第三季度数据显示,在诈骗短信的种类中,非法贷款类的短信占56.1%,是最多的一种诈骗短信类型,这同近年来贷款消费越来越普遍的趋势相符。

从第三季度搔扰电话的标记类型中可以看出,诈骗电话占总数的16%,这一比例相较于前两季度略有攀升,几乎相当于每六个搔扰电话中就有一个是诈骗电话。

而电话诈骗的台词则花样百出,《报告》显示,2017年下半年,有26.8%的骗子要求用户把钱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有16.5%是冒充带领;另有13.1%冒充公检法部门,以用户违法犯罪等理由让用户缴纳各种名目的费用;此外还有15%的搔扰电话涉及到索要验证码、11.1%会以网购订单有问题为借口、6.9%的电话提到包裹被扣押的虚假信息。

 

温馨提示:尊敬的读者网友,此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其真实性请自行参考,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果此文章内容有侵权或者给您带来影响,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欢迎监督!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不代表其真实性,若发现本站有侵权文章,请邮件至:8@qq.com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监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版权投诉 | 联系我们 | 吉度活动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