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隐私权限”套路:买个票还要看我相册
更新时间:2018-01-18 14:27:00 点击次数:
恶意网站方面,腾讯安全实验室在2017年共检测出恶意网址数量超过2837万次,其中2017年第四季度共检测出792万次恶意网址,相较于相较于前三个季度有所上升。
在这些恶意网址中,涩情网站最多占52.4%,博彩类网址占比达32.8%,接近恶意网址总数的三分之一。信息诈骗类型的网址为11.6%。此外,恶意文件、社工欺诈与虚假广告等类型的网站也分别占有一定的比例。
我们所泄露的隐私都变成了网络骗子握在手上的资源。
其实回想一下,这些APP获得隐私拳限时都经过了用户的授拳同意,不过这样就可以免责了吗?
中国社科院文化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明在接受科技日报的采访时表示“这种所谓的授拳同意,有时反而成了信息收集者的挡箭牌。”因为,用户的授拳经常给得稀里糊涂。他们知道应用在收集哪些信息,但不知道收集这些信息到底要做什么。“服务商应明确告知用户,你要的这部分信息究竟和你的服务有什么对应关系,好让用户能做出判断。”
那如果APP不改,我们怎么办?
用户的确可以自主管理手机软件中的隐私拳限。比如一项一项去关闭授拳,直到关掉的授拳影响应用的正常使用。
但这也太麻烦了吧。
刘明建议说,能否有第三方机构对各类应用的隐私获取情况进行打分和排名,给用户用脚投票的机会。毕竟,大多数手机应用都有竞品,当“手脚是否干净”成为一项可被量化的指标,在意个人隐私的用户,自然会去选择那些在安全性上评分更高的应用。“这样就在市场上形成了良性竞争机制。”
那如果应用无可取代怎么办?比如微信、支付宝或者12306?
温馨提示:尊敬的读者网友,此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其真实性请自行参考,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果此文章内容有侵权或者给您带来影响,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欢迎监督!
最新信息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不代表其真实性,若发现本站有侵权文章,请邮件至:8@qq.com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监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版权投诉 | 联系我们 | 吉度活动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