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家在将来不及 准备修路到台湾
更新时间:2021-02-28 17:50:07  点击次数:

  中国工程院七位院士在考察后表示,“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其独特的海峡环境,无论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还是大风、强浪、强涌、急流等海况的恶劣程度,均远超已建成的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胶州湾大桥和港珠澳大桥。”

  正在建设中的福建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图源:中新网

  平潭海峡与百慕大、好望角并称世界三大风口海域。这里常年6级风以上天数高达300多天,7级以上大风超过200天,台风年平均3.8次;一年2.5米以上涌浪天数占45%,浪高最大可达9.69米。

  风有多大?可以通过风力等级歌谣感受一下:6级风举伞步难行,7级迎风走不动,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而仅3米高的浪涌就像沸水“开了锅”。

  千万年来的海峡大风带动海涌淘走了海底的松散岩层,留下硬度堪比钢铁的光板岩,再加上潜伏着的坚硬孤石,复杂的岩层状况让大桥基础无处安放。

  “恶劣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让这里一度被称为‘建桥禁区’。”中铁大桥局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项目总工王东辉回忆,在刚开始施工阶段,他们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第一根钢管桩桩头打进坚硬的岩床1米深左右时,就被挤压致严重变形。

  海地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困难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面对如此困难,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发挥产学研用合力,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自主研制大型液压动力头钻机,可一次成孔5米直径钻孔桩,成功施作世界上桩径最大的桥梁工程桩;自主研制吊高110米、吊重3600吨的巨型浮吊船,提出了简支钢桁梁全工厂化整孔全焊制造工艺,实现钢桁梁海上浮吊整孔架设;研究建立桥址处小范围风、浪、流监测及预报系统,制定桥梁施工作业环境标准,保障复杂海洋气象条件下安全有序作业。这些成果为大桥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2020年12月26日,福平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中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同步投入使用,福州至平潭间最快35分钟可达。

  动车组列车通过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期待不久的将来,铁路修到台湾,平潭成为去往宝岛最近的一个“中转站”

温馨提示:尊敬的读者网友,此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其真实性请自行参考,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果此文章内容有侵权或者给您带来影响,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欢迎监督!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不代表其真实性,若发现本站有侵权文章,请邮件至:8@qq.com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监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版权投诉 | 联系我们 | 吉度活动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