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天地 > 正文
攻让受含道具上跑步机 受含着道具出门或上班
更新时间:2020-04-08 14:15:22  点击次数:

  (数据来源于极光大数据《2018年中国城市通勤研究报告》)

  新闻周刊引用美国地理学家联合会研究表明:通勤时间超过30分钟的人比其他人早死,长距离通勤意味着锻炼和睡眠时间的减少,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另外据瑞典于默奥大学研究发现,长距离通勤会让离婚率上升40%,很大程度上是精神暴躁导致了无谓的家庭冲突。

  我们采访了几位80、90后广州上班族,听他们说说通勤路上的故事。

  上下班高峰期,广州地铁站里的人群。

  “走在通勤路上如同行尸走肉”

  阿敏,90后

  工具:地铁切换三条线路

  耗时:单程通勤一小时

  阿敏已经有几年的工作经验了,去年从珠海回到广州发展,上班单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这样的日子已持续一年多。

  18:40阿敏下班,她从市桥回东晓南换了三条线,虽然处于下班高峰期,但幸运的是,阿敏换乘的7号线和2号线的人流量尚不及珠江新城站的一半,也免去了被推挤之苦,最让她心烦的是在三条线之间转换。

  看几眼手机里最近热播的TVB剧,又看一眼所到站点,阿敏生怕坐过了站又要花时间折返。到达换乘站,阿敏索性退出软件加快了步伐。换乘要走的路程虽不长,但也需要走一段时间,这是阿敏通勤路上最烦恼的地方,无奈直达的公交车要坐一个半小时左右,地铁可以帮她省半个小时。

  阿敏回忆起一次未吃早餐便去搭地铁。那天车厢内的人并不多但却很闷,走到一半她开始觉得眩晕,“整个人开始冒冷汗,晕的时候火气也上来了,都想直接回家,不过工作比较重要还是去了。”她说。

  目前她在网上报了课程班自我增值,一学就是两个小时,剩余的休闲时间已不多。于是阿敏试图把通勤时间利用起来放松一下,玩一下热门的吃鸡游戏。那一场,她打到剩下二十几人,网络延迟了一下,再打开界面时已经“落地成盒”了。之后阿敏再也没有在地铁上玩过游戏,有时刷刷微博看个剧。

  走出地铁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地铁站外,小夜市在隔壁高架桥的相衬下格外热闹,对于单程通勤一个小时,阿敏坦言觉得很累,整个过程像行尸走肉一样,并表示下次寻找工作会优先考虑距离问题,将能节省下的通勤时间拿来休息和娱乐放松。

  早上广州地铁厦滘站。

  跨城上班,光走路就一个小时

  C女士,80后

  工具:地铁广佛线

  耗时:单程通勤两小时

  广州每100个通勤者中就有6个人跨城市上班,C女士就是这其中的一位。一千两百多个工作日,C女士每日都在广州和佛山这两个城市之间奔波往返。

  C女士的公司并没有上下班打卡这样的硬性要求,她上的是夜班,自然也错开了上下班的高峰期。只是单程两小时的通勤也足以让人身心俱疲。

  考虑到房价较高,C女士并没有打算在广州买房,足够一家人租住的房子价比也不高,为了有舒适的居住环境,C女士宁愿自己辛苦些。

  在结束一天紧张的工作后,C女士并不能暂缓操心,能否赶得上最后一班回桂城的列车让她焦虑。晚上10点多并不是下班高峰期,但珠江新城站的月台仍被夜归的人围得水泄不通,“开四停四”正式开罚后,她还感觉选乘地铁的人更多了。C女士常常会被月台的人流推进车厢,即使只有单脚着地也不会摔倒,四周的人群会给车厢内每个人“贴身保护”。这种密度下,人与人之间的肢体接触频繁,但也无可奈何。

  在两个小时的单程通勤中,在列车上行驶的时间只有一小时,另外的一小时用来换乘和步行。一来一去,当日步行时长2小时,运动量自是够了,疲惫程度可想而知。

温馨提示:尊敬的读者网友,此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其真实性请自行参考,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果此文章内容有侵权或者给您带来影响,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欢迎监督!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不代表其真实性,若发现本站有侵权文章,请邮件至:8@qq.com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监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版权投诉 | 联系我们 | 吉度活动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1吉度热线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